转型服务与智慧物业
过去的2018 年,传统物业管理企业春潮涌动,纷纷转型升级,向社区化、智慧化迈进。在“互联网+”的引领下,物业公司未来的发展具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物业公司开启扎堆上市潮
2018 年2 月1 日,南都物业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登陆A 股的物业公司。紧随其后,雅生活2 月9 日在港股挂牌,成为首家红筹分拆H 股的物业服务企业。6 月19 日,碧桂园服务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物业服务板块市值第一的公司。11 月-12 月,新城悦物业、佳兆业物业、永升服务也先后登陆港交所。加上之前的彩生活、中海、中奥到家,至此,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的物业公司达到12 家。
物业公司在港上市的风潮从2014 年就开始了。当时,作为内地首个独立上市的物业服务企业,彩生活凭借轻资产模式在港股挂牌两周涨幅超过30%,其市值甚至反超关联公司花样年控股。彩生活的上市让开发商们重新审视物业行业的价值,万科、碧桂园等房企巨头也纷纷萌生出分拆物业上市的想法。
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和资本市场对物业行业的认可,也将为行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资本保障,随着与资本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物业公司能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从长远来看,物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物业公司热衷改名去物业化
2018 年,在诸多物业企业上市前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操作,便是改名去物业化。通过笔者观察,物业公司更名,主要是这三个方向,生活服务、智慧、科技,其中以生活服务为居多。
改名一方面是上市的需要,或者资本方的需求,更名之后在资本市场就会更有号召力,能够去讲故事,估值也会更高;另一方面,改名确实是物业公司自身业务的拓展需要,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一些想进入社区的服务类企业,在进入社区的时候找的就不仅仅是物业公司了,而是一个具有经营性的平台企业。在业主层面对物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去物业化,希望改变传统的形象和定位,要更加的具有科技感,有服务职能,那么更名是一个基本的步骤。此外,物业公司还是政府做社区治理的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可能需要新的职能来适应新需求。
2018 年大喊要“活下去”的万科便将企业定位进一步迭代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并具体细化为四个角色: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
智慧物业已成必然趋势
物业作为一个已经发展了30 多年的传统行业,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也必然要接受互联网技术的思维以及管理方式,在智慧物业的模式下,物业企业不仅需要在管理上要智慧化,同时在未来的发展上也要智慧化,这样不仅仅是企业内部,从组织架构、管理、人员等方面的改变,也给物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了改变。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理事会会长沈建忠曾断言:“下一个中国首富,或许诞生于物业领域”,就物业企业纷纷上市的趋势,也许这句话会成为可能,随着物业企业纷纷上市,物业的估值也在攀升,曾经靠物业费勉强度日,在智慧物业的引领下,给物业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来源:全国智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