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智慧物业小区的发展难题和建议

2019-03-25

 

小区门口,车牌识别、人脸识别系统成功,“欢迎您回家!”道闸打开,便利业主回家路;小区天眼监控,24小时追踪小区内、小区周边人、事,确保小区安全;社区物业APP,线上缴费、报修、购物、居家服务等,足不出户,满足业主社区生活所需……这是很多物业公司勾画的一幅智慧社区图景,也是很多忙碌奔波于城市各个角落的人们所希望的便捷舒适社区生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智慧社区在各地各小区的发展水平层次不齐,有已经够得上智慧社区配置的中高端社区,也有大部分仍处于只有社区门禁,对智慧社区可望不可及的老旧小社区。

 

 

智慧物业小区前行面临的难题

 

 

难题一:小区改造成本太高

 

要将一个小区升级为智慧小区,首先需要对小区原有的基础设施设备进行整体的升级改造,小区门禁、停车系统、路灯、监控、电梯、强弱电网,以及小区物业管理系统、业主服务系统等,特别对于老旧小区来说,基本要对小区进行全面的升级改造,“社区升级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长期关注社区经济的行业人士表示:“这对于行业内很多物业公司来说,压力非常大,甚至无法承受。”

 

此外,社区内的资源、服务整合也很困难。智慧社区的理想状态,是让社区内的闲置资源、劳动力均能有效地被利用。但是现实情况是,社区居民基数庞大、时间无法正确掌握,要对老旧社区业主信息进行统计收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难度比较大。所以,要整合社区资源、服务成本也很高昂。

 

难题二:缺少统一业务体系

 

智慧小区核心就是硬件设备的互联,而目前大部分社区中的道闸、门禁、地锁、智能锁、社区监控等都是独立运行的,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业务体系。以小区监控为例,目前发展得较好的智慧小区基本是只能对小区常住人口进行监控,即单纯的视频监控,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研判体系,比如对外来人员的监控、对外来人员性质的监控、对危险人员的报警、对本社区危险人群的监控、对小区独居老人的监控等,特别是对社区老人小孩的安全保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

 

当前,主要由物业公司、社区行政管理中心、社区O2O产品企业围绕业主社区生活提供物业服务、公共服务和专项到家服务。不少服务都打着智慧社区的旗号,想通过一些社区社交产品吸引用户,试图建立社区通讯分享工具。所以,在琳琅满目的智慧社区产品面前,如何建立相匹配的业务流程,降低各设备之间软件兼容和数据传输的风险,是值得各方参与者重视的问题。

 

难题三:智慧社区“信息孤岛”

 

五花八门的社区APP、管理系统、智能产品陆续被研发出来,并投入社区使用,在一系列政策及工程的推动下,各部门、各社区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然而由于系统独立建立、条块分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缺乏,造成每个小区都成了一座独立的“信息孤岛”,彼此之间没有信息互传和交流,甚至在同一小区里,各部门以无权共享为由,将数据私有化,缺乏信息共享,更缺乏人的智慧。“很多物业公司都是跟了一下社区020的风,很多产品都是独立存在的,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也起不到很好的服务作用。”北京西站地区某社区业主吐槽到。

 

为解决社区“信息孤岛”问题,行业众多品牌企业推出了平台联盟,企业间共享平台资源。比如,雅生活在2017年推出的雅管家联盟生态圈、长城物业于2015年发起的一应云联盟等,都通过连接人和物,整合线上线下社区资源,构建跨界协作、共生共赢的社区生态圈,解决社区“信息孤岛”问题。

 

难题四:人才配套滞后

 

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若要实现改革与创新,首当其冲的便是人才储备的挑战,对于劳动力密集的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一方面对原来的人才队伍进行技术和管理意识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一方面现有的人才激励政策尚未完善,无法吸引优秀的人才进驻管理层面。

 

近年来,中国物协会长沈建忠也多次撰文或在公开场合表达人才的重要性和对人才的渴求。2015年8月,沈建忠会长撰文写道:“一方面,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物业管理行业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向资产管理型转变,现有的人才结构面临重大挑战;另一方面,物业管理被公认为是社区终端用户资源的‘守门人’,想要应对门外的‘野蛮人’,乃至从社区经济中分享一些红利,就需要那些既熟稔物业管理又懂互联网,既具有创新精神又能踏踏实实落地解决客户端需求的人才。”

 

回归到智慧社区建设上来,智慧管控平台、智能科技产品、智慧服务等都需要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来实现,行业进入了对高层次、领军型、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的阶段。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人才队伍的建设,重构新生代物业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靠人才来拓展市场,靠人才来提升专业服务,分享人才的红利,满足客户与市场,当然也包括资本市场的需求。

 

在面对建设智慧社区的种种问题,有专家认为,智慧社区首先要做到人的“智慧化”,而非社区的“智能化”,技术装备可以引进和仿造,但人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在智慧社区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以人为本”放在首要位置,发挥市场主体地位,建设要注意全面开花与典型示范的协调,宁缺毋滥。

 

智慧社区还有很多事要做

 

从现阶段的社区发展来看,智慧社区仍未完全成熟。我们真正期待的智慧社区是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创业者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实现逐步深化。

 

除了现阶段较受关注的智能家居、社区O2O服务外,智慧社区还有很多事要做、可做。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翁倍林等对此曾提出了关于智慧社区的几点发展建议。

 

立足于大型平台化发展,形成智慧社区服务闭环。

 

在当前“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大背景下,智慧社区服务模块需要发展必须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快速、便捷等特点,完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的功能,将智慧社区服务模块的服务人群、服务对象,更好地覆盖到社区中众多的居民。社区居民所需要的生活服务大多数都能在智慧社区平台上进行需求的发布,发布后由社区有专项技能的居民或者是有闲暇时间的居民进行服务的对接。将社区居民的生活服务需求在社区内对接完成,无需居民到社区外寻求服务,从而形成智慧社区的生活服务闭环。

 

考虑需求差异化,社区服务产品采用O2O模式。

 

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打通线上线下,智慧社区具有独特的地理聚合优势,而新媒体和信息手段又能作为线下聚合的重要辅助手段。通过O2O模式,可以实现有形与无形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融合的智慧社区服务。不同的服务模块都可以在线上进行信息传播,在线下转化为真实服务,并在多角度考虑差异化的问题。

 

平台订单精确匹配,对社区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运营。

 

在智慧社区平台上,社区居民一旦发出服务需求,平台需要精确地定位社区居民的服务要求,匹配适合的服务提供商或者个体。在服务的提供方面,要对服务提供者进行培训,强化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能力。对在平台登记的服务提供人员,要记录详细的个人信息,并且针对服务质量设置一个评价制度,促进服务提供者对于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深挖社区服务的垂直领域,创新运营模式。

 

智慧社区目标和内容是智慧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服务-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家居,通过技术手段和高度技术人才的设计,为居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智慧化服务。因而智慧社区不应该仅仅在居民社区,还更应该打开范围,围绕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尤其是产业经济等方面进行开展,贯穿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居民感受到“足不出户”的方便,把居民和社区之间的纽带紧紧地连在一起。把智慧社区落在实处,融入社会体系并稳固下来,开创社区生活的新方式。

 

来源:《城市开发》_物业版杂志2019年第2期 略有改动

 

上一篇

这里有最新的公司动态,这里有最新的网站设计、移动端设计、网页相关内容与你分享

下一篇

首页    行业资讯    智慧物业小区的发展难题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