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点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代表委员有话说
2021年2月4日至2月28日,人民网开展第20次全国两会调查,超过520万人次参与。经过网友投票,在备选的20个热词中,产生2021人民网全国两会调查热词排行榜。“依法治国”“社会保障”“乡村振兴”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词备受关注,其中“数字化生活”进入榜单前十名。
梳理近期两会代表委员拟提交的建议和提案可以看出,智慧城市、智慧养老、智慧社区等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话题。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许荣茂: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中国侨商联合会会长、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向此次大会提交了七份提案。其中,《关于推进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提案》、《关于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等提案关注智慧城市建设、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引发关注。
赋能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全新发力点,而只有科技创新的不断深入才能使中国拥有越来越多的核心竞争力。在科技创新赋能城市发展的实践中,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智能化,让数据“为我所用”,让城市运行真正“智慧”起来?许荣茂在《关于推进智慧治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的提案》中建议,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将智慧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要在地方政府层面形成“智慧治理”思维,要加强对科学化城市治理的培训,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许荣茂还提出,坚持智慧城市“全国一盘棋”,有规划、有步骤实施地方智慧城市建设;及时建立国家级智慧城市“中枢系统”。
此外,许荣茂建议,突出产业带动效应,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生态体系建设,积极培养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新兴科技产业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人才的培养,及时建立国家智慧城市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在学科设计、技能培养等方面培养专业性复合型人才。
全国人大代表田纯刚:加快建设智慧养老社区
全国人大代表、中秦兴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河北省总商会兼职副会长田纯刚说:“随着老年群体逐渐扩大,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都面临着新机遇。”
田纯刚在调研中了解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标准不断提升,从满足最低级的看护照料需要到提供医疗服务以及长期康复、心理护理等需求,从需求侧倒逼养老产业的自我升级。然而现实中,部分养老中心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仅能满足老年人日常低层次的护理要求,无法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凸显需求与服务之间错位偏差。
田纯刚表示,面对快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全社会养老、健康服务需求在不断增长,在社会养老机构容量有限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智慧养老社区”成为解决当前社会难题的方案之一。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的社区。”田纯刚代表描绘了一幅智慧养老社区的图景——社区实现“医护养休”四位一体的老年医疗康复保健功能,使社区的每位居民一入住就有了养老保障。把医疗和养老结合在一起,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
田纯刚认为,目前,智慧养老社区的建设进展缓慢,有多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推动智慧养老社区的建设,引导和激发有关企业在这方面的投资和开发力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措施,在土地获取与开发建设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一些优惠。
全国人大代表杨元庆: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国内大循环的“高质量”运转是基础和前提,“有了这个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循环中去。”
据悉,杨元庆自201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此前十年履职政协委员。过去的十三年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涉及产业、经济、社会民生问题的议案和提案,而聚焦近三年来,杨元庆多围绕发展智能科技,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提出系列建议。
今年两会上,杨元庆将目光继续落在推动数字经济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除了建议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新IT”基础设施的支撑和赋能作用,他也对社会、民生等问题予以关注。
特别是在需求侧,如何满足不断增长的新消费需求,激活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聚焦细分市场,杨元庆在今年还带来了《关于运用信息技术切实解决老年人困难,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的建议》。
杨元庆建议,在产品层面,鼓励企业推出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智能终端产品;在服务层面,统筹各类智能应用的开发和在线挂号、移动支付、扫码点餐、网约车出行等公共服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和可操作性,不能“一刀切”关闭人工服务,让老年人更好地成为数字经济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科技致善;最后在安全层面,加强针对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安全执法力度和个人隐私保护水平,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使用智能化产品、享受智能化服务。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李和平:推广智慧社区 加强社区治理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和平关注社区治理。他建议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一方面,加强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尽可能把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到城乡社区,使基层有人有权有物。另一方面,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积极引导居民依法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完善推广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尊重多数人意愿又保护少数人合法权益的城乡社区协商机制,有效调动社区居民参与治理能力,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推广智慧社区,提升社区工作者服务水平。”李和平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层面出台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性文件,指导各地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化、多样化、普惠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来源:综合新京报、新安晚报、经济观察报、中国建设报智慧城市等